2024世界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大会“水产养殖业和渔业可持续性”专场在北京举行
10月30日,2024世界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大会“水产养殖业和渔业可持续性”专场于北京平谷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中国海洋大学、鱼类福利促进协会(Fish Welfare Initiative)、Catch Welfare Platform(瓦赫宁根大学畜牧研究所项目)共同承办,来自国内外的相关组织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等众多代表围绕水产养殖业和渔业中的动物福利实践及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伊始,主持人RSPCA国际事务总监李博介绍了会议基本情况,并对到场嘉宾表示欢迎。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纽约办事处主任Marco A.Suazo大使在欢迎辞中强调了渔业和养殖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健康以及食物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渔业和水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在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时需将可持续性放在首位,并提及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和改良水产养殖的话题。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艾庆辉教授代表组织单位对专场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水产养殖与渔业为人类提供了高品质蛋白质和重要脂肪酸,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水产动物福利是水产养殖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未来发展应聚焦推广可持续养殖技术、制定动物福利标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加强公众教育等关键趋势。
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就《“大食物观”下的中国远洋渔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他首先概述了中国渔业及水产养殖业的当前状况,包括产量、进出口量等,并着重强调了中国渔业在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后,张会长回顾了中国远洋渔业过去40年的发展历史,包括治理能力提升、政府规范发展、负责任国家形象确立等方面。同时,他也指出了远洋渔业面临的挑战,如国际要求严格、企业自身问题、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等,并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全产业集聚发展、健全发展支撑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加大发展保障力度等未来发展方向。
Amaj Rahimi Midani博士在《可持续渔业和水产养殖的深度技术:动物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报告中,强调了政策制定者在考虑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时应综合多方面因素。他介绍了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尤其在亚洲地区的主体地位。他还详细阐述了利用云计算、算法和模型,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技术方法实现对水产养殖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助力中国渔业、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环境保护、鱼苗培育等问题。此外,他介绍了一些项目在改善能源系统、提高渔业产品质量和市场销路方面的实践。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田涛教授,在题为《可持续渔业模式——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与发展》的报告中,分享了中国在探索可持续渔业发展模式上的经验与成果。他从国内发展海洋牧场的背景入手,包括人口与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减少、渔业过度捕捞和养殖问题等,指出海洋牧场是中国现代渔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他介绍了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历史、发展历史和现状,包括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情况、政策支持、研发技术等。他强调了现代化海洋牧场与传统牧场的区别,以及其在资源、环境、渔业生产、文化休闲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特点和内涵。最后,他介绍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实践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信息化可视化技术、智能技术、机械化和功能多样化等。
葡萄牙海洋科学中心多学科研究员、鱼类福利促进协会(FWI)专家顾问Marco Cerqueira博士在《鱼类福利:搭建科学研究与水产养殖实践的桥梁》报告中指出,理解鱼类福祉对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实践至关重要,并从自然、功能、感觉三个层面定义了鱼类福祉。他介绍了鱼类具有情感和感知能力的科学证据,以及提高鱼类福利对水产养殖业的益处,如提高产量、减少废物、保障消费者安全等。他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关注饲料转化系数等鱼类福祉实践方法对渔民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还介绍了一些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如自动投料机、改进水质监测、人道处理和屠宰、丰富环境等技术方法,以及国际层面的福利标准、AI和机器学习软件工具等在鱼类福利评估和保障中的应用。
挪威海洋研究所鱼类捕捞研究组高级科学家、Catch Welfare Platform(瓦赫宁根大学畜牧研究所项目)专家Michael Breen博士在《良好的捕捞鱼类福利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从捕捞环节阐述了改善动物福利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野生捕捞渔业在人类消费屠宰数量中占比较大,良好捕捞越来越受关注。他提到了捕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非法捕捞、附带 “兼捕鱼获”“丢弃的鱼获”“幽灵捕鱼” 等,并强调减少这样一些问题可优化动物福利和扭转环境退行性变化。他还从环境、功能、自然等维度定义了动物福利,介绍了一套评价应激和福利的指标体系,以及野外捕捞相关应激源和野生鱼类捕捞方法。通过渔具改良和选择、控制拖网时间和鱼获量、使用非伤害性材料等案例,说明了如何在捕捞过程中提升鱼类福利。
浙江大学特聘副研究员赵建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鱼类福利》报告中,从水温、水质(浑浊度、溶解氧、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盐度、化学污染物)、水下光环境、水下声景等水环境因素对鱼类行为的影响展开。他指出,保持优质的水环境可最大限度保障鱼类福利,提升产量。例如,水温影响鱼类的游泳、集群、攻击与探索、捕食与反捕食、求偶等行为;浑浊度影响鱼类的视觉信息获取和感官功能;溶解氧不足会导致鱼类特殊的呼吸和游泳模式,影响捕食、集群等行为;pH 变化会影响鱼类的能量代谢和感官功能;氨氮对鱼类的急性和慢性暴露有不同影响;盐度不适会导致渗透失衡和嗅觉受损;原油污染会对鱼类的脑部、神经、视觉、嗅觉、心血管和心肺功能和肌肉产生一定的影响;光强变化会影响鱼群的集群行为和游泳能耗;水下噪声会降低鱼群游泳协作能力、摄食活跃程度和摄食信号传播效率。他还强调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环境优化调控方面的优势,以及当前一些易被忽视的水环境影响因子,如微塑料。
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主持了圆桌讨论环节,组委会邀请了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吕为群教授,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陆剑锋教授,福建东舫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刘伟董事长,围绕环境变化下提升生物存活率和健康情况、水产食品加工与储存技术的重要性、企业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问题展开讨论。
极端天气变化对渔业的影响:吕教授指出,近年来极端天气变化对渔业造成了显著影响,特别是高温和寒潮现象,这些极端天气对渔业生产构成了威胁。
酸化和富营养化问题:吕教授提到,大气二氧化碳导致的酸化问题并不严重,但在某些区域,富营养化引起的酸化问题较为严重,这对渔业同样产生了影响。
应对策略:吕教授提出了三种应对策略:一是利用AI和人工智能技术监测气候变化趋势,提前预警;二是培育抗应激鱼种,通过选择耐受性更强的品种来适应环境变化;三是改变养殖模式,如采用大水面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以减少环境变化对渔业的影响。
加工技术的桥梁纽带作用:陆教授强调,水产品加工是连接渔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的重要环节,加工技术的提升不但可以改变水产市场上的鲜活等销售方式,还能够丰富产品消费形式,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工率的国际比较:陆教授提到,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产品加工率相对较低,海水产品加工率约为50%,而淡水产品加工率不足20%。
加工技术的实际案例:陆教授以螃蟹加工为例,说明了加工技术是如何通过丰富产品形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延长销售周期等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药残和重金属问题:刘董事长提出,通过生物制药和深海养殖技术能改善海产品的药残问题和重金属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智能化加工的必要性:刘董事长强调,面对人力物力成本的上升,智能化和数字化加工是未来趋势,可以明显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
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刘董事长认为,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企业、产业和学院的共同努力,通过整合资源,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技术的有效应用。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水产养殖业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为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
上一篇:江门水质检测第三方组织公司大全中心地址一览表
下一篇:水境 医院污水主动监测设备—取水水质在线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