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以“天然•人•调和”为主题,融保藏与研讨、展示与教育、文明与休闲、科学与艺术于一体,接受国家5A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博士后工作站的一流风仪,以丰盛收藏与科研为根底,展示天然之美、供给最新资讯、建立共享渠道。
人类作为地球的居民,时时刻刻都在耗费天然资源。咱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喝的水......都取之于天然。
100多年来,上海阅历了从涣散取水到会集取水再到现在两江并重的水库取水格式。
19世纪80年代之前,上海居民饮用水一般由挑水夫从黄浦江、苏州河及其支流河道取水,小部分饮用井水。跟着上海开埠,上海工商业的迅速开展,河道污染日益严重,租界的居民迫切需要洁净的饮用水。1879年10月,在沪英国商人筹组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制作了杨树浦水厂。
杨树浦水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水厂,均匀日供水量2200 m3。1883年8月1日,清政府李鸿章总督亲手敞开了杨树浦水厂的黄浦江进水闸口,部分上海市民开端用上了真实意义上的自来水。
20世纪后,法商自来水厂、华商闸北水厂和内地自来水厂相继建成通水。这一阶段上海自来水首要选用水厂就近取水的方法,取自黄浦江下流。
20世纪80年代,因为黄浦江下流污染,上海开端施行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由涣散取水逐步改为会集取水,上海南部地区开端用上了水质更好的黄浦江上游水,那么北部地区(宝山)呢?
所以,上海着手开发第二水源——从长江取水。为了处理长江口咸潮侵略时分居民不得不喝咸水的问题,90年代上海建设了陈行水库,与黄浦江一同构成了两江取水的格式。
跟着上海居民用水需求的不断添加,黄浦江上游取水量现已到达年径流量的30%,黄浦江不堪重负。依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合格原水的缺口将到达600万m3/d。一起,居民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坐落入海口的长兴岛是环境优美、水清土沃的生态之地,而坐落长兴岛西北侧的青草沙具有很多优质的淡水资源。经过十多年的科研攻关和重复证明,上海决议从长江江心取水,顺势而为将青草沙建设成为上海的水源地。
二十年磨一剑,2011年6月,青草沙水源地正式通水,标志着上海的首要水源由黄浦江变成长江,承当上海市70%用水需求的长江好水,连绵不断流向上海这片开展的热土。
青草沙水源地外形酷似“中华鲟”,规划库容5.27亿m3,供水规划达731万m3/ d,是国际最大的河口江心水源水库。水库蓄满水时,可在不取水的情况下保证全上海接连68天的原水供给。
青草沙水源地建成后,上海为了处理崇明岛居民和西南五区居民的优质供水问题,又相继在崇明岛和黄浦江上游建设了春风西沙水库和金泽水库。
至此,上海水源地“两江并重、多源互补”的水库型水源地格式开始构成,原水供水总规划到达1312.5万 m3/d。四大水源地经由泵站向水厂运送优质原水,终究经水厂处理后运送到千家万户。上海的百年寻水之路,为上海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长江、太湖为上海带来了超越1万亿m3的过境水量,是本地水资源量的300倍以上,从水量上说,上海并不缺水。
可是,上海坐落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下流,依靠过境水,意味着受上游污染的影响,上海的原水水质相对较差,属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从这个视点来看,上海仍是缺水的,缺优质的原水。
长期以来,一向有人提议能否经过海水淡化技能来处理上海水资源的“开源”问题。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海接近东海,具有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尽管海水淡化或许会面对处理本钱较高、能耗较大等一系列实践出产问题,但跟着技能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经验的不断堆集,加上必要的预处理手法,海水淡化彻底有或许成为上海淡水资源的来历之一。
此外,上海的寻水视界还能够更为宽广,为了服务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未来的经济、工业和人口开展,坐落崇明岛南侧的扁担沙、坐落长江口外南北槽之间的九段沙湿地,都是上海拓荒全新水源地的抱负选址。放眼长三角一体化的宏伟蓝图,发源于新安江的钱塘江或许也能够成为上海水资源的杰出弥补……
本文为汹涌号作者或组织在汹涌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组织观念,不代表汹涌新闻的观念或态度,汹涌新闻仅供给信息发布渠道。请求汹涌号请用电脑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