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发布会透露,截至目前,上海累计承担国家新冠肺炎应急科技攻关项目45项,拥有5款核算检验测试试剂,1款抗体检测试剂,数量居全国前列。“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加强公共卫生科技攻关能力建设,建设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等。继续实施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规划,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加快精准医学突破。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透露, “十三五”以来,上海对医学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储备不断强化,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对人民健康的保障作用不断彰显。在国家层面,“1+6+4”国家级重大平台落户上海。1是指重大医学临床转化设施,6是指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是指已经布局建设的4个国家医学中心。市级层面,临床研究体系逐渐完备。上海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龙头,以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为骨干,医疗卫生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一同参与,医工紧密结合的临床研究体系 产品详情
上一篇:国家药监局:已同意56个新冠病毒检测验剂 核酸查验测验试剂日产能6656万人份
下一篇:明德生物:公司有家用版新冠抗原检测试剂
7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发布会透露,截至目前,上海累计承担国家新冠肺炎应急科技攻关项目45项,拥有5款核算检验测试试剂,1款抗体检测试剂,数量居全国前列。“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加强公共卫生科技攻关能力建设,建设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等。继续实施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规划,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加快精准医学突破。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透露, “十三五”以来,上海对医学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储备不断强化,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对人民健康的保障作用不断彰显。在国家层面,“1+6+4”国家级重大平台落户上海。1是指重大医学临床转化设施,6是指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是指已经布局建设的4个国家医学中心。市级层面,临床研究体系逐渐完备。上海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龙头,以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为骨干,医疗卫生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一同参与,医工紧密结合的临床研究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上海累计承担国家新冠肺炎应急科技攻关项目45项,拥有5款核算检验测试试剂,1款抗体检测试剂,数量居全国前列;3家单位的抗体药物研发获国家支持,mRNA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多个技术路线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此外,形成了新冠肺炎救治的“上海方案”,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十四五”期间,上海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数智驱动、融合发展,打造上海医学科学技术创新路线图”。“数智驱动”,即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即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发展,推动医学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重点是深化医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加快提升医学科技创新策源力。具体包括五方面举措:一是加快促进医学与相关学科深层次地融合。继续实施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医学学科。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加快精准医学突破。推进大数据和AI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智慧医学。二是继续加强公共卫生科技攻关能力建设。坚持平战结合,强化公共卫生科技协同攻关,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推进医教研产协同和国内外科研协作,优化数据、平台等科研资源共享和开放机制。建设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三是全力发展数字化、高水平临床研究。布局若干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医学创新集群和医企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和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发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上海)作用,加快产出一批示范性、标志性研究与转化成果。继续实施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中心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四是全力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在市级医院建立“临床诊疗-临床研究-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一体化机制和服务平台。支持医疗机构设立科研成果转化部门,鼓励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等建立产学研医对接平台,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五是积极构建跨国医学远程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参与全球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的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基地。在生命健康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积极培育并适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目前,上海医院已实现了手机支付、医保脱卡支付,就医越来越便捷。未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还会有哪些便捷的举措推出?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透露,今年以来,上海聚焦“就医难、排队时间长、缺少人性化”等痛点堵点,推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7大应用场景建设。比如通过精准预约,“挂号难”得到一定效果缓解,试点单位平均候诊等待在30分钟以内。通过智能预问诊,让患者利用候诊间隙提前录入主诉,方便医生第一时间掌握病情。相互连通互认方面,市、区、社区医院接入率达100%,市级医院互认率达94.2%、区级92%,努力让患者体验到“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在服务流程方面,原来大家的体会是在医院里付费特别不方便,取药、化验、拍CT等都要付费排队。现在围绕“一部手机走医院”,通过“脱卡扫码”支付,实际做到“支付零排队”。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凭证交易达742.75万人次、金额8.24亿元,信用就医交易总笔数为12.63万人次、交易总额为1053.26万元。此外,电子病例卡和电子出院小结方案已实施,6月底在试点单位已实现“随身带、随时查”,实现“脱册就医”。核酸检验测试和新冠疫苗接种方面,能够最终靠互联网医院线上申请和查询核酸检验测试,通过随申办、健康云等实现接种预约和结果查询,缓解现场人流压力。今年年内,上海力争实现七大应用场景全市全覆盖,全方面提升市民便捷就医体验。同时,上海大力推动互联网诊疗与智慧健康服务,上海市卫健委已批准设立64家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并不断深化“互联网+社区”服务,开展面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健康照护、药品配送等智能化服务。特别是青浦区在中山医院等的全力支持下,依托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搭建了长三角三级专科互联网总医院,会同嘉善、吴江两地一同推动医疗行业治理及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赋能健康城区的“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使群众感受更好,能够享受到数字化转型对于医疗服务带来的好处。一系列的医保制度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经验值得推广的?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科家透露,“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把建立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关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总体设想是要构建 “两纵、三横”的保障体系。“两纵”就是职工医保、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三横”一方面要不断构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大部分群众基本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对于多层次和差异化的需求,不断构建和完善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给予;从托底层面来讲,不断发挥医疗救助、慈善捐赠等的作用,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医疗费负担。在逐渐完备基本医保的同时,上海努力推动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助推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比如,今年上海推出了城市定制型的商业保险,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 “沪惠保”,为市民增加大额自费医疗费补充商业保障。目前投保已结束,投保人数超过700万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