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的道路不再泥泞不堪,自来水越来越清亮了,休闲的场所也慢慢变得多了……近年来,双辽市紧盯“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聚焦解决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一个个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项项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实,交出了一份幸福的民生答卷。
“道路宽阔了,垃圾清除了,心也跟着敞亮了,现在我们铁路小区真是一天一个新模样,一天一个新气象。”看到小区改造后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小区居住了几十年的李女士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着94栋楼,3797户居民的铁路小区曾被1587处违章建筑“包围”着,路不像路,房不像房,一盏路灯也没有,铁路小区可以说是双辽市老旧小区改造的“老大难”。破解城市“顽疾”,百姓的需求就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今年,双辽市把铁路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为此,全市召开了800多人参与的动员大会,成立工作指挥部、制定工作方案、抽调精干力量,统筹部署小区改造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全员参战、同向发力的联动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已完成雨水、污水、消防、天然气、强弱电等管线的铺设,道路工程已铺设完毕,楼体改造和广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绿化工程、配套公共设施改造工程正持续施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全面完工。
昔日居民看着难受、住着堵心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后,颜值大大提升,慢慢的变多的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多年来,虽然双辽的城市饮用水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但由于水中铁、锰、钙镁离子过高,易产生水垢,百姓饮用起来总觉得不托底。城市供水能力的提升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中之重。为逐步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展现全新的“供水速度、供水质量”,双辽市擦亮了城市安全饮水工程的“民生底牌”,完全解决了安全饮水这一难题。
2017年,双辽市投资1.8亿元建设辽东给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以提高居民用水安全性、解决居民饮用水水质、解决水量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今年,投资1742万元对市区内17公里的供水管网做全面清洗的同时,还建成了辽东新水厂,水源地从西辽河浅滩改成东辽河,井深从40米变成了55米。
与原供水厂相比,辽东新水厂经过科学选取水井点位,采用最新的处理工艺,供水质量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在保持老水厂达标供水能力的基础上,解决了水质硬度较高等历史性难题,实际做到了提质提标、高质量供水。
双辽市市民孙志国一边洗着菜一边说:“这是引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水、健康水,我们老百姓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辽东新水厂的正式开栓,全面开启了双辽市优质供水的新时代,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辽南街城乡村村民王立芬,是该村的“老户”,在小西河左岸一住就是50多年,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王立芬可谓是深有体会:“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强多了,随处可见的垃圾没有了,村里还栽了很多的花和树,出门口就是公园,空气特别的新鲜,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让百姓感受到身边每年都有新变化,是对民生最好的回应。几年来,双辽市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满足整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更看重“绿色生态”的城市定位,积极打造惠及百姓、造福子孙的生态环保工程,七星湖湿地这一镶嵌在城市中的“生态绿肺”正逐渐生成。
2018年,双辽市投资兴建了七星湖湿地项目,占地40公顷的一期工程七星湖公园水面面积达到了20公顷,起到了改善空气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白沙滩、荷花塘、假山石桥……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景观区,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为逐渐增强湿地项目的生态效能,科学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成的尾水,构建良好的水系生态环境,今年3月,又投资4800万元开工建设湿地二期工程——尾水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提升尾水水质,也促进了湿地水系的循环。
目前,七星湖湿地项目水系循环系统已基本完善,七星湖公园和尾水湿地总绿化面积已达到20.5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1.6%,栽种了各类树木28729株,年栽种花卉138.5万株,有效提升了空气质量和宜居指数,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让广大群众尽享生态福祉。